写在生日的第二天(补)


10月25日是这个网站的生日,也是我的阳历生日,其实早早的就想写点东⻄,但是一直无法下笔,还一边在给自己找借口,东北人是过农历生日的。

实际上,是自己的这份中年人的“矫情”在作怪,那种话在心中口难开的感觉,哪怕是在这种自己的类似树洞的博客空间里也无法顺畅的表达。中年人的感情确实越来越深沉,那种的错综复杂感,就像是一种⻝材,对人生对自己的认识交织在一起的认识和情感的面团,又被扔进了生活的这个油锅里反复烹炸,在拿出来被按扁成饼,拍在面板上,还要保持热情腾腾美味感的从容和乐观,直接上可以上舌尖上的中国那种,我觉得我做不到。

这并不是抱怨生活,也可能对生活有更深度的认识,和更广维度的认识,不想浅薄的说话,也不想信口开河的侃侃而谈。

这个生日,是37周岁的生日,如果按老家的算法的,我应 该是39了,还是很感谢周岁的这个算法的,但不可改变的 是⻢上要四十岁了。

写到这其实还是略显沉重,这种沉重感,是自己加给自己的,这段时间一直在想,我真应该在很年轻的时候,对将来终老的死亡有所思考,如何面对死亡,就会如何面对活的人生和生活。人生下来就是要面对这个,提或不提想或不想,它都在那里,中国人向来以不吉利来避讳死亡的讨论,尽管有一些诗词流传,豪迈面对死亡:

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
粉身碎骨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
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。

这种宏大确实给人以价值观和世界观上的指引,却缺少了普通老百姓面对死亡的隐忍和温情。那些生活琐事,那些情感纠葛,都是市井烟火气里每天都不能缺少的,我就是普通人,凡人和俗人,我应该如何面对死亡和面对到死亡这段时间内的人生和生活

人生无论⻓与短,活下来本身就是意义,是最基础的意义,余华老师的《活着》这些年来精神上给我最大慰藉的一本书,《寻梦环游记》那部电影也在诠释的人应该如何面对死亡。活着就是意义,可以去寻找更高的意义和价值,但不能忽略身边的细节里的温存,那些父母陪伴的日子,那些孩子童真的笑脸,那些夕阳下柴火和煤的味道,那些⻛那些雨,那些争执。

以生死的⻆度,以人活一生的时间维度,很多事情都不是事情。除此之外,真诚,坚持一点点做人和生活的原则,去弄懂一些人生的道理在去践行它。追求一种松弛和从容感是挺美好的一个事情,人对很多事情和人赋予感情和情感是一件挺美好的事情。

从书本上得到教训是最容易的,但是是不深刻的,往往实践中得到才让人刻⻣铭心,但不必这样,对于人生来讲,总是从实践上得到教训,代价太大,所以要真的了解自己和一些客观规律,对于一些事情,克制和从容可能是一个意思。

接受改变和持开放的态度,无论多大的年龄,人在不同阶段面临的事情想法做法可能是不一样的,当一成不变的时候,无论年龄大小,说明已经老了。

仅此而已吧,写在37岁或39岁生日的第二天。

声明:HAOYANG|版权所有,违者必究|如未注明,均为原创|本网站采用BY-NC-SA协议进行授权

转载: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- 写在生日的第二天(补)


读书太少,想的太多